孩子犯错的时候,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,该怎么跟他说孩子才会真的听进去,长记性? 不少孩子犯错的时候,家长本来是带孩子出去玩或者吃饭的,这时就会听到家长说:“你犯错了,作为惩罚,我决定这次不带你去哪哪玩了。”一听到这话,孩子本来有悔过之心的,结果却因为一件事被剥夺了另一件事的权利,心理反而会觉得难过,怨恨父母。这样不仅没起到让孩子改错的作用,反而适得其反。 孩子犯错固然需要反省、需要改错,但是跟孩子沟通的时候,家长如果不分场合、时机,只是一味责备孩子,对于他来说反而是负担,甚至会跟父母较劲。那么父母如何不把冲口而出的爱变成责骂呢?一直提倡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的于丹老师,就为我们娓娓道来了古人的做法,那就是“七不责”。 “七不责”,即大人责怪孩子的时候,有七个前提是不能轻易开口的。
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,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,他如果做错了,也要在人后提点他,而不能劈头盖脸当众责骂一顿。当众一旦折了面子,小孩子自尊心受了损害,心里头有阴影,长大了以后,他可能变得特别敏感,这样一旦受了伤害就不可逆了。
孩子做错事,自己已经知道羞愧了,父母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,告诉他“知耻近乎勇”,不能再继续苛责,否则再骂一顿,就把他认错的心又给折回去了。
孩子临睡觉,别让他带着委屈,抽抽搭搭,眼泪湿了半边枕头。这种郁闷的心情是会积出病来的,而且孩子一宿都在做着噩梦,这种情况对他去改错能有多大的好处呢?
人吃饭睡觉是常规健康的保证,睡觉的时候受委屈不好,吃饭的时候受委屈当然也不好。孩子如果刚端起饭碗,就听大人问到考试成绩,或者是老师给家长告的状,他夹第一口菜的时候,家长冲口责骂的话已经出来了,孩子能吃的能顺心顺意吗?他的胃里头能好受吗?久而久之,心里面一次一次的不痛快积攒下来,对改错照样也是没好处的。所以古人说,正吃饭的时候不能训孩子。
逢年过节,大家都高高兴兴,小孩就算失了礼,有了错,也得给他一个台阶下,为什么非得在大家的兴头上给孩子败兴,也给大人扫兴呢?所以不要在欢庆的时候剥夺孩子的欢庆,作为一种惩罚。如果孩子不改错不做好,哪个节就不让他过了,其实也就背离当家长的本意了。家长再怎么责怪孩子,都不是为了让他能做一个更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人吗?不是为了让他更扬眉吐气,让童年更像一个童年吗?
孩子不管是因为犯错,还是因为压力大,或者哪怕是自己说不清道不明、剪不断理还乱的理由,比如青春期的逆反,自己的茫然,所有这一切另他有悲伤,有忧愁,也就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导致他有一定的选择障碍,大人就不要成为压垮自己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。现在媒介发达,孩子心里的感受能力也比过去的孩子提前、敏感了,所以孩子在悲忧的时候,家长首先是注意疏导,而不能够在这个时候继续给他重压。
身体上的病痛会让一个人格外的脆弱和忧伤,生病其实是一个负能量的状态。孩子任性、撒娇,无非是让忙碌的父母对自己更加关注一点,父母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再斥责他。这个时候父母对他身体的关注呵护,让孩子觉得世界上有一种爱,不是因为他学习好、长得漂亮、出人头地才给予他。父母恰恰应该在一个孩子不如别人,或者在他生病的时候给他一种无条件的爱,如果这个时候再责备他有点太苛刻了。 这就是“七不责”,家长在这七种情况下不责备孩子,其实是呵护住了孩子的底线,在正确的时间地点让他知道有所不为,对于孩子认错悔改的效果会更好。所以说,古人的说法虽然都是些老理,但如果真的能运用到生活中,对现在的家庭教育也会有诸多裨益。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国学经典中的治家智慧,让古人的家教门风帮助我们解决现代家庭生活的问题。从孩子不控制情绪怎么办,孩子行为不能自理怎么办,到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,孩子如何养成好的习惯等等这些问题,可以在喜马拉雅的音频节目《家教门风·微国学》中获得启示和答案。 下载链接: 女
|